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作为第一批DIP支付改革试点医院,为全面推进我院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,将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作为我院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,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适应新形势,扎实做好DIP付费试点前期准备工作,并以此契机深化内部改革,进而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,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、有序、优质的诊疗服务。

一、强化组织管理
一是成立领导小组。成立以院党委书记、院长任“组长”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,并将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,负责统筹全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,以确保DIP付费试点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。二是组建科室管理小组。以科室为单位,成立以科室负责人为 DIP 管理小组组长的管理小组,负责本科室的DIP全面管理工作,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。明确各专项工作组工作职责,建立工作制度,切实履行职责,强化监督管理,定期按要求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。
二、强化业务培训
一是组织开展内部全员培训及院外培训。为提高各科室对深化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,2023年1-11月院内学习共10次。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进修学习。为规范使用病历质控基础编码,做好医院端与医保端信息系统对接,2022年共选派2名医务人员参加编码知识培训,1名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学习3个月,2022年10月医院派10名科室骨干赴黔南州瓮安县中医医院参观学习DIP支付改革经验,2023年11月10日-14日医院派两名同志参加国家病案质控中心专项培训-国际疾病分类(ICD-10)基础培训班。
三、强化运行能力
2023年7月1日DIP支付改革将在我院正式运行,为确保运行安全、有效,我院将1-6月作为试运行阶段,以便于总结DIP业务与管理中存在的其他主要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。一是规范临床路径管理,对医院各临床科室数据进行清洗,完成新一轮基础数据采集,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;二是强化内控管理,开展督导检查,查找问题督促整改,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建设。对存在问题经过数据分析的形式到各临床科室反馈。通过1-10月份病例结算结果及病历质控,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为100%,病历质控准确率达98%,达到贵州省、黔东南州医保局DIP支付方式改革要求,运行保障能力水平总体平稳。
